
打字機的誕生歷史介紹
誕生前
19世紀時,辦公室里辦事員一統天下。他們坐在高級寫字臺旁,用手費勁地寫著各種東西。定貨單、發貨清單、商務函件和報表,全都是用筆蘸墨水寫成的。
多少年來,許多人試圖發明一種使這個工作變得容易些、快速些,并且更為有效的機器。早在1714年,英國工程師亨利·米爾便獲得了一項關于寫字機器的專利,但沒有留下這個東西的任何圖樣。以后相繼發明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打字機,但都沒有具備實際使用價值,未能正式生產。
誕生
世界上最早的打字機誕生于1808年,它是由意大利人佩萊里尼·圖里發明的。他發明打字機的動機是幫助自己的一位失明女朋友。后來這臺打字機失傳了,所以我們今天無法知道它的外形與結構,但使用該打字機打出的信件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勒佐市的檔案館里。
首次投入商品化生產的英文打字機是由丹麥哥本哈根的尤爾根斯機械公司出品的,該機器的發明人是一位名叫馬林·漢森的神甫。
第一臺實用即真正的打字機的發明人是一位美國人,他叫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19世紀60年代,克里斯多弗·拉撒姆·肖爾斯(又譯作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 和卡洛斯·格利登正試制一臺能自動給書編頁碼的機器。忽然,格利登向肖爾斯討教,為什么機器不同時也在書本上印字。肖爾斯奮起應戰,制作了一架木制的打字機模型。
肖爾斯打字機的文字盤和今天的打字機基本一樣,而且設計了打完字后能自動移位的裝置,打出來的字也很清晰。但肖爾斯打字機的體積很大,外形很難看,而且操作也比較麻煩,因為他設計的字盤是大寫和小寫字母分別有自己的鍵,鍵盤上有78個鍵。另外,這種打字機無法觀察到打出來的字,即使打錯了,也要等整頁紙打完后才能看到。